细微之处显高低
 

    在铸轧生产中,受咀子材质、干燥程度及前箱、流槽预热效果等因素影响,开机出板后,在咀腔里有时会形成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气泡,在板面上表现为同一位置上下面颜色变暗,低倍组织出现偏析、裂纹等缺陷,到生产中后期会演变成咀腔堵塞导致生产中断,因此,为了消除开机时出气泡,通常在做好开机准备工作的同时,各线主操们都会用宽钢带,按照咀子宽度制作一个工具,出板后在咀腔里搅一下,把气泡破坏掉,减少质量缺陷的发生。
    但是,有些气泡生产在咀子前沿,用宽钢带处理起来就非常危险,因为在咀子前沿的铝液是半凝固状态,极容易把宽钢带轧过去,带烂咀子造成开机失败。有没有一种好办法把咀子前沿的气泡比较安全的处理掉呢?细心的主操李颜明通过仔细观察发现,用小钢带握成长尾巴的“7”子型,充分预热后,对准气泡位置从咀腔里轧过去,能比较有效地把这些气泡处理掉,
    相比用宽钢带,“7”字型小钢带有明显优势,但也并不是绝对的,后来曾经也出现过几次把咀子带烂的情况,他就开始琢磨是什么原因导致的,通过对“7”字小钢带的仔细观察,他发现小钢带的两头在截取时都比较锋利毛糙,摸着有点挂手,原来正是这些不起眼小毛刺儿在捣乱,他把做好的“7”字小钢带,在砂轮机上把头尾磨光,磨成一定弧度后,再用时咀子就不会被带烂。
    这个办法在车间推广后,处理气泡缺陷的成功率比以前明显提高,一个小细节的改进,就为车间减少了很大的损失,为这样的有心人点赞!